前兩天病情比較好後,約了朋友去台28線月世界和182縣道騎車,活動一下筋骨。算來有一段時間沒騎車了,月世界一個接著一個如波濤般的長上坡讓我有點吃力,在邊騎車邊喘息的同時,趁便與同行的海村大哥討論登山車卡踏與公路車卡踏的差異,市面上的卡踏分為登山車卡踏及公路車卡踏,常見的登山車卡踏有SHIMANO的SPD及crankbrothers的打蛋器系列,而公路車卡踏系統則是有SHIMANO的SPD-SL及LOOK的KEO,除此crankbrothers也有自己的公路車系統Quattro系列,海村大哥用的是公路車的卡踏,系統是SPD-SL,我則是貪圖走路方便,使用SPD卡踏。
一般來說,公路車卡踏的效率會比登山車的卡踏好,登山車卡踏則勝在方便,查察網路上的資料,撇開等級及材料的差異不談,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公路車的卡踏踏面較大,踩踏的穩定性較好,較好施力因此效率較好,Look的Keo系統與 Shimano的SPD-SL是大面積踏板的代表,除此之外,一般認為面積小的踏板,在做如抽車的使勁踩踏動作時,車鞋與卡踏有較大的機會會分開,由其是如SPD系統僅用小小的兩塊鐵片卡住鞋底的卡子,感覺蠻薄弱的,這是登山車系統的缺點,但還記得2003年的環法賽第14站Lance Armstrong在摔車後繼續騎,卡踏卻滑開的畫面嗎?卡踏的穩定性還真的蠻難說的,但一般來說登山車卡踏,其優點就是脫卡時較容易,在地形多變化的路上碰到意外,較容易與單車脫離。
那天騎車時,海村大哥表示公路車卡踏的踏板到曲柄間的軸,較登山車來的短,當下我低頭看了看卡踏,差距還真是大。接著我想到電影「疾速追風」( The Flying Scotsman )中的片段,英國自行車傳奇人物Graeme Obree躺在家裡的地板,兩腿舉在半空中練習踩踏動作的畫面,接著他對她的妻子說,兩腳踩踏時最適合的寬度是一根香蕉的寬度,而一般單車則是做成兩根香蕉的寬度,這邊要帶出一個專有名詞 Q-factor,我從Wiki中查到:
「The Q factor of a bicycle is the distance (measured parallel to the bottom bracket axle) between the pedal attachment points on the crank arms. It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the "tread" of the crankset. [1]」
A narrower tread is desirable on faired recumbent bicycles because then the fairing can also be narrower, hence smaller and lighter. It is also claimed that a narrower tread is ergonomically superior because it more closely matches the nearly-inline track of human footsteps.[3]
在The Q-Factor的網頁上則是說:「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dals。」簡單說,Q-factor就是從兩曲柄最外緣起算間的寬度,會影響Q-factor的因素很多,大盤的結構及片數、BB的長度、五通的長度、培林等等。
不只是在騎車,我也觀察到當我在跑步及走路時,兩隻腳掌的距離也是相當的接近,跑步時尤其明顯,兩隻腳幾乎是落在同一條線上。根據理論,在單車設定時,會盡量讓Q-factor盡量的小,讓雙腿的距離更接近,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如讓踩踏的能量損失更少,減低風阻,踩踏時單車也較不會左右晃,由Cannondale、SRAM、FSA等公司所發起的BB30標準就是將Q-factor縮小,以增加剛性及減輕重量,讓踩踏效率較高。在看單車計時賽(ITT or TTT)時,可以發現有許多的車手騎車時會有些內八,讓兩個膝蓋的距離更接近,以求較好的踩踏效能。
以Graeme Obree的故事拍的電影,疾速追風,亞藝租的到。
再回到踏板上,Wiki的文章中提到:
Q factor is a function of both the bottom bracket width (axle length) and the crank arms. Bottom brackets axles vary in length from 103mm to 127mm. Mountain bike cranks are typically about 20mm wider than road cranks.[2]
意思是說單車的Q-factor值約介在103 mm ~ 127 mm間,而登山車大多較公路車寬20 mm左右,我找了常見的幾種踏板的結構圖來做比較,可以發現在SHIMANO系統中,SPD-SL從踏板到曲柄間的軸明顯的較SPD來的短,即踏板圖1及圖2中紅線的部份,這個軸的部份讓踏板裝上曲柄後,SPD(登山車)的左右踏板會較SPD-SL(公路車)的左右踏板的間距更大,,再把Look Keo的踏板加入比較,如踏板圖3,軸的距離也是相當的短。從定義上來看 Q-factor的值雖然是指左右曲柄間的距離,但實際上鞋子是卡在踏板上,因此卡踏軸的距離,也會去影響到Q-factor的值。
踏板圖1 SHIMANO Dura-Ace SPD SL Pedals (PD-7810)
踏板圖2 SHIMANO XTR SPD Pedals (PD-M970)
再看看 Cramlbrothers的三種踏板,如踏板圖4、圖5及圖6, Candy pedal是兩用踏板,可用於公路車及登山車, Quattro pedal則是純公路車踏板,而 eggbeater pedal 則是登山車踏板,圖上標識的 Spindle的位置即是踏板軸的位置,可以發現到 Quattro與 Candy較短,而 eggbeater則是最長的。裝在單車上,也因此會造成使用 eggbeater踏板的 Q-factor值較大。
踏板圖4 crankbrothers Candy pedal
踏板圖5 crankbrothers Quattro pedal
踏板圖6 crankbrothers eggbeater pedal
我想或許從踏板主體到曲柄的軸距(spindle distance)以及 Q-factor,可以由另外一個角度去解釋公路車卡踏較登山車卡踏效能好的原因。在沒能換BB30之類的規格零件或是大盤,有效的縮短Q-factor時,選擇軸距較小的踏板,也是可以增進踩踏效率的好方式之一。軸距也可以做為在選擇踏板時,除了重量與用料外的比較的依據。
以上是我對於卡踏比較的一些心得,如果有不足或誤謬的地方,敬請指正,也希望能夠跟我討論。
參考資料:
1.Q-factor.com
2.Wiki_Q_Factor_(Bicycles)
3.SRAM Cycling Club: 騎車的踩踏技巧
4.http://bike.shimano.com/
5.http://lookcycle-usa.com/technology/
6.http://www.crankbrothers.com/
7.http://www.bb30standard.com/index.html
8.flying-lap-from-the-flying-scotsman-at-bikeradar-live-21040
哇......
回覆刪除真是精闢的見解...
獲益良多...
不過習慣卡踏之後...回頭騎自己的登山車去
offroad時,發覺用力的方式不太習慣..
因為卡踏可以用大腿或腰部往上拉的力量來騎車,膝蓋的受力感覺較小,
可是如果沒有卡踏變成要用踩的...
結果當天膝蓋就怪怪的.....
兩種騎法看來都要習慣阿><....
好深的一篇ㄚ.....
回覆刪除害我看的霧薩薩~~~哈
to 小志
回覆刪除用慣了卡踏,要回去踩一般的踏板,
是會有點不習慣,
不過,記得是用大腿去踩就好,
踩快點,別讓膝蓋受傷了。
to 沅沅
回覆刪除看不懂,就...多看幾次,
再不懂,就...再看幾次,
真的不懂,就算了,
反正車還是照騎的啦!!!
大大~!您好!! 很棒的文章!! 可否給小地轉PO到小弟的BLOG裡頭收藏與朋友分享呢?? 感恩~! ^ ^
回覆刪除to 灰鴿
回覆刪除歡迎,也歡迎你將意見和我一起討論喔!!!